除了自我開解還是自我開解。
最近,又有了新的小發現?
但這個發現,讓我感受到痛苦與委屈。
試著利用關鍵字,搜尋網路文章時,發現有人一樣也遇過這樣的問題。
而能解決的方法,除了自我開解還是自我開解。
小時候還是小孩子的時候,對於圖畫書的興趣比文字書大,像是比較喜歡漫畫。
是長大以後,才發現文字書比圖畫,能傳遞的內容,更加豐富。(仔細想想,打字校對與畫畫構圖相比,的確快很多。)
圖畫如果想要豐富,就需要巧妙的設計很多細節,有時候細節反而會把畫面吃掉,整體感覺也可能有些失衡,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(重點是:還要能被反覆研究即發現。)
文字敘述,確實還是比較快速的。
在看書這方面,偏好隨緣式的閱覽架上的書籍,看被什麼吸引,就去看看有什麼內容。
通常會選擇喜歡、有興趣的部分看,如若非常感興趣,就會慢慢看完。
(非常之隨意。)
學到的東西,能夠應用在生活上。
看到了覺得能幫忙、提點一些的地方,也會樂於分享累積下來的見解。
但實際上,可能遇到的頭痛問題是:自己的認知太過疏淺,毫無幫助;或是交流時,難以將想法用對方的頻道傳達出想表達的觀念。
有時候,只是發現問題,但不具備解決能力的問題…,會被反過來譏笑。
(但發現問題到能解決問題,不是本來就需要時間,再去找答案嗎?)
這說與不說,也是百般困難。
心思本身是:說了,只是想讓對方察覺,沒有其他衍生性的背後問題。
不說,又會覺得或許說了,可以幫助對方發現問題。
還有一點,就是憑什麼是你指點?
可能是?社會上階級劃分還是很明顯,而這樣的行為,容易被說是自以為是、你最高尚了、高高在上,能指點別人。
忽略了,單純的分享交流與伸出援手。
同時也認識到了:你以為的想幫助的心是好心,但對方認為沒有與不接受呢?
面對這樣的反應,老實說,很受傷。太痛苦了,是真的。
很多時候,還是在事後,才知道的問題。
同時,針對這樣的反饋,也開始慢慢有意識的反省:究竟是哪裡出問題?
有時候,確實是自己理解太淺、舉例不當,必須要更加理解問題,才能表態。(因為這一點,很常內心大喊:你清醒一點,要避免不懂裝懂。)
有時候,則是被砲轟的玻璃心碎一地…
最後,就會變成:那我到底為什麼要說出來?
不說就好了呀…當個沉默者。
嗯,人無法一生下來就能完美解決任何事。
在生活中,出現各種狀況,可以說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與選擇,來讓我們學習。
不用在每一次,都急迫的想要改變。
只要能慢慢的穩住,一點、一點的發現,我覺得時間線上的成長,是能慢慢累積起來的,雖然真的很慢。(在經驗與應對處理事情的方面上。)
當慢慢感覺像是爭執時,還算冷靜時,會慢慢想:會不會無形中,有其他不單純的心思在較真?
有時是單純的想把知識上的問題講清楚,因為發現對方已經明顯理解。
(可有時本末倒置…)
有時是對方突然沒來由的生氣,語氣很差,說出來的話變成了各種針對,甚至是譏笑。
(如果我生氣回擊,可能事後就會忘記;但如果當下非常冷靜,老實說,超受傷,而且不容易忘。)
何苦讓自己為難自己呢?
不敢說自己就沒說過傷人的話,因為情緒暴走的時候,真的非常容易失控。這時候,就會發現:認識情緒,好像不一定是每個人都願意面對的問題。
有時又會過度鑽牛角尖…越鑽越傷心。
這就是一開始說的:除了自我開解,還是自我開解。
在網路上,看到一點有感觸的發言,或感覺自己有能幫到對方的方法。
有時比較建議向的發言…看起來只是短短幾句話,卻可能是猶豫了半個小時多,才發出來。(害怕,會不會單純的經驗分享被扭曲,才會一直反覆琢磨。)
很開心,目前遇到的人,都是友善回應的,真的真的很感動。
嗯,以上寫了很多自己也不知道在寫什麼的內容。(啊 哈哈…)
最最最後,之前曾經說過想做禮盒二次利用製作。
原本預計想在中秋節前完成,結果我嘗試了後,成品大翻車。
同時也發現手作類型的影片,真的做起來非常不容易。
(因為我做完一次,就不想再做第二次了←喂!)
會繼續挑戰的…(虛弱握拳!)
週記-20220826-0910【完】
【補充附註】
首先,很感謝Blogger.團隊的技術,讓我能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生活。
站內的週記,很歡迎大家分享連結給需要的人,一起發現生活。
但請注意,有著作權,請勿將內容「轉載」、「轉貼」至任何平台。
✔-合理引用,標示出處,私下收藏電子檔不實體化,可以。
✘-將內容整文截圖或複製貼上,放到其他平台上,不可以。
「週記投票小記錄」連結(有想留言的,也可以在這邊留給我喔!):請點擊(രᴗര 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